杏林春暖的典故出处是哪里

董奉是三国时吴国侯官县的名医,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董奉年少时即开始学医,他对功名利禄非常淡泊,曾隐居于庐山修道,人称“董仙”。传说他医术高明,前来求医的人非常多,但他治好病后却从不收取病人的钱物,只要求病人痊愈后在他的住宅...
杏林春暖的典故出处是哪里
杏林出自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的事迹。
董奉是三国时吴国侯官县的名医,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董奉年少时即开始学医,他对功名利禄非常淡泊,曾隐居于庐山修道,人称“董仙”。
传说他医术高明,前来求医的人非常多,但他治好病后却从不收取病人的钱物,只要求病人痊愈后在他的住宅周围栽种杏树,作为报答。所植杏树的数量视病情轻重而定,病情重的栽杏树5株,病情轻的栽杏树1株。
如此下来,历经数年,其所居之处郁然成林。每年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董奉就在树下堆一个草仓,用杏子换取谷物,再拿得来的谷物救济贫民。据说至今在江西九江董奉原来的行医处,仍有一片杏子林。
后世遂以“杏林”代指中医界,并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及医术高尚。此外,也将培养造就医学人才或传播医学学术知识的地方称为“杏苑”。

扩展资料
杏林始祖——董奉人生事迹
董奉,字君异,东汉末年东吴侯官(今福建长乐)人。据史料考证,董奉出生于公元169年,公元204年离家出道行医,经过几年医学实践,名声大振。
据《三国志》记载:“裴注——葛洪神仙传曰: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 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文中的“燮”为七郡总督的绥南中郎将。按当时官吏设置制度,绥南中郎将应有医官服侍。连专职医官都无法治愈士燮的病,遂请董奉施治,可见董奉的医术高超。他使燮起死回生被称为“医仙”。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专权,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加之水旱蝗灾连连不绝、疫病流行,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高举“苍天已死,黄 天当立”的大旗,发动了震撼东汉王朝统治根基的著名的“黄巾起义”。
作为太平道教徒的董奉,从黄巾起义军的骨干到成为著名的“医仙”,位列“建安三神医”,说明他饱受起义失败的悲怆之后,以施医疗疾作为他流亡安生立命之本。
他选择交州一带行医安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军阀势力重新瓜分交州,董奉恐遭不测,公元207年左右,被迫选择庐山为隐居之地。在庐山,董奉施医济世,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以及药食同源的杏林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杏林”的来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杏林始祖:董奉
2023-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1:07: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杏林出自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的事迹。董奉是三国时吴国侯官县的名医,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董奉年少时即开始学医,他对功名利禄非常淡泊,曾隐居于庐山修道,人称“董仙”。传说他医术高明,前来求医的人非常多,但他治好病后却从不收取病人...

  • 杏林春暖这一成语,寓意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它源自三国时期的吴国,描述了一位名叫董奉的高明医生的故事。据传,董奉居住在山上,不耕种田地,每天为人治病,却从不收取任何报酬。他规定,如果病人重病痊愈,需要种下五株杏树;轻病痊愈,则需种下一株。数年后,他种下的杏树达到了十万株,蔚然成林。

  •  翡希信息咨询 杏林春暖指什么?

    “杏林春暖”指的是医者仁心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具体来说:来源:“杏林春暖”这一典故源于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董奉以种杏树代替收取诊金,每治好一个小病就种一棵杏树,大病则种五棵。象征意义:董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形成了美丽的杏林景观,还用杏果换取粮食来救济贫苦的人,这体现了医者无私奉献...

  •  百度网友156ce442c2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的意思是什么?

    ●典故:这则“橘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出自西汉刘向所撰的《列仙传》。清代闯入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就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橘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

  •  翡希信息咨询 杏林春暖是什么意思

    历史典故:该成语出自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董奉医术高明,为人治病不取钱,只要求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杏树成林,人们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这一故事也传为佳话,使得“杏林春暖”成为了赞扬医术高明的经典成语。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