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的翻译和典故

北宋丞相赵普曾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喜称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到了现代,《论语》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推向了全世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是孔老先生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深思。更是中国悠远绵长历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的翻译和典故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翻译是: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解读: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背景: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语言简洁(当时文字刻于金石之上,惜字如金),微言大义,集中地体现了子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

北宋丞相赵普曾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喜称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到了现代,《论语》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推向了全世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是孔老先生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深思。更是中国悠远绵长历史传承下的灿烂的瑰宝是我们需要深刻了解的文物。
2023-08-09
翻译: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对他来讲又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用处呢?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先王的雅乐对他来讲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用处呢?”

典故:

“彬彬有礼”是我国传统中赞美君子的语言。而“仁爱之心”则是人们心中的道德规范。而“乐”说的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孔夫子这篇言论主要说的就是,礼和乐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的核心都在于仁爱之心。如果不懂得仁爱的人,根本谈不上礼和乐的内核。仁爱之心说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能够得到提升的一种修养。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它可以影响自己,也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它可以让我们的学习范围更加宽阔,能够让自己更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胸襟更加宽广。就好比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他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大的成就;可是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们会从心底里觉得舒服。这样的人,可以说就是具备仁爱之心的人了。2023-09-18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仁爱(仁义)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如果缺乏仁爱,那么即使遵循礼仪和享受快乐也会失去真正的意义。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强调仁爱和人性的价值,并表明在人际关系和社交中,善良和仁慈的品质至关重要。这句话的典故可能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关,他强调仁爱是人性的根本,对待他人要有同情心和善良,才能实现道德和和谐。2023-09-1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21:18: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那天那时hpy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高中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3、子曰:“君子...

  •  内蒙古恒学教育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是什么意思啊?

    仁,仁德。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西周...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翻译是: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解读: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

  •  内蒙古恒学教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人而不仁,则无谦让敬人克谐无夺等美德,虽然行礼奏乐,并无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奈此礼何,人而不仁,奈此乐何。此即不仁之人必不能行礼乐。皇侃疏说:“此章亦为季氏出也。季氏僭滥王者礼乐,其既不...

  •  结晶科技 高中课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解释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原文及译文: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