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典故如下:- 背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他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 南郭先生混入:有个南郭先生,没有什么本事,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没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乐队里当了...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齐国国王非常喜欢听乐器,喜欢让很多人一起演奏乐器。因此,齐宣王 下令从全国各地召集乐队,组成约300名会吹竽的乐师。那些被选上法庭的音乐家受到了特别好的待遇。那时,有个流浪汉,姓南郭。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样的爱好,就想成为乐队的一员。他想谒见宣王,并告诉...
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滥竽充数故事:齐国国王有个癖好,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要300人一起合奏。合奏完了,都会有奖赏。齐国有个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丰厚的奖赏。他灵机一动,一个贼点子油然而生。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势...
1、滥竽充数:齐宣王、南郭处士。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意思: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2、生花妙笔:唐代李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这句成语形容才思横溢,诗文佳美。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或绘画才能。生花妙笔和妙笔生花意思相同 3、出自...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讲的是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合奏,南郭处士虽不会吹竽,但混在乐队中假装吹奏,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才不得不逃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子罕不受玉:故事讲述了宋国人把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