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34个典故

韩信的34个典故如下:1、胯下之辱: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2、拔帜易帜:韩信带兵攻击赵国。双方交战了一段时间后,...
韩信的34个典故
韩信的34个典故如下:
1、胯下之辱: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
2、拔帜易帜:韩信带兵攻击赵国。双方交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拼死作战。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冲进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

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
3、狡兔死,良狗亨: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韩信封为楚王,然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更多内容如下:
1、独当一面、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夹击项羽,刘邦对韩信这一路心存疑虑,就向张良寻求意见。张良的回答是:韩信能独当一面。意思是说:韩信完全能胜任那一路的工作。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能独立完成某个领域工作的能力。

2、十面埋伏、这是韩信的“封仙”之战,在强悍的霸王项羽面前,他能算无遗策地将项羽包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比八面都还多两面埋伏,迫使项羽最后逃亡乌江,并在那里走投无路自杀。
3、功高震主、汉朝建立后,由于韩信的功劳太大,使得刘邦的地位都受到他的威胁,这样反而对韩信不好,因为臣不能超过君。果然,不久后刘邦的夫人吕后就对韩信下手了。
2023-11-1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4:08: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韩信的34个典故如下:1、胯下之辱: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2、拔帜易帜:韩信带兵攻击赵国。双方交战了一段时间后,...

  •  顺顺百科课堂 关于韩信的三十四个成语典故

    9、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1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

  •  巨蟹阿斯顿21 韩信的一生产生34个成语,每一个都是经典,都有哪些?

    第八个背水一战。这个成语的由来,咱们同样是无比了解。当时韩信为了取得胜利,采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当时韩信戎行是背靠水与敌军交兵,背水一战就由此而来。第九拔旗易帜。这个成语的由来是韩信的一个策略。当时韩信派出一支戎行扛着旗号抄小路埋伏敌军,终究获得胜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

  •  校易搜全知道 与韩信有关的34个成语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常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但是他立志要有所作为,于是日夜钻研《孙子兵法》,对这部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可是却未遇到发挥的机会。有一天,韩信带着他的佩剑在街上走着,突然,一群恶少当众把他围起来,羞辱他。其中的一个屠夫...

  •  CAOHANJVA 三十多个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

    国士无双:秦朝末年,韩信投奔项羽,项羽没有重用他,于是选择跳槽改投刘邦,刘邦刚开始也没有重用他,看不到发展前途的韩信选择不告而别,萧何认可韩信的能力,于是就上演了月下追韩信,并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于是刘邦任韩信为将军,这才有了后来韩信百战百胜的丰功伟绩。十面埋伏:楚汉相争,韩信...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