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占鹊巢的典故出自谁口

那无耻小人鸠占鹊巢,抢了这老妇人儿子的功名,以至其子得了失心疯症,每日疯疯癫癫,落水而亡。老妇人没了指望,形销骨立,本也打算上吊自尽。哪知新来的县太爷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将这其中的种种是非曲直一一还原,才算给了老妇人一个公道。谁知这小人现在害怕自己罪责太深,跪在门前不肯走...
鸠占鹊巢的典故出自谁口
那无耻小人鸠占鹊巢,抢了这老妇人儿子的功名,以至其子得了失心疯症,每日疯疯癫癫,落水而亡。老妇人没了指望,形销骨立,本也打算上吊自尽。哪知新来的县太爷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将这其中的种种是非曲直一一还原,才算给了老妇人一个公道。
谁知这小人现在害怕自己罪责太深,跪在门前不肯走乞求宽宥,呸!哪来的脸面!!

扩展资料1、鸠占鹊巢 [ jiū zhàn què cháo ] 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翻译:喜鹊筑成了自己的窝,鳲鸠过来占领和居住。
2、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翻译:桃树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树旁,虫子来咬桃树的根,结果李树反代被咬了。
3、抽丝剥茧 [ chōu sī bō jiǎn ]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无行云流水之势,但如抽丝剥茧之行而为之。
翻译:没有行云流水的气势,但是做的却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4、形销骨立 [ xíng xiāo gǔ lì ]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翻译:身体极其消瘦,痴呆的像个木偶一样。
5、宽宥 [ kuān yòu ] 宽恕,原谅。
引证: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本书所有的不能宽宥的毛病,不在上半部而在下半部。”
2023-10-02
球球词典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6:53: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奋斗200205 鸠占鹊巢的来历故事是什么?

    鸠占鹊巢的故事讲的是,杜鹃这种鸟类不会自己筑巢,喜鹊看着心生可怜,就邀请杜鹃与自己同住,渐渐地杜鹃觉得鸟巢太窄,就是就将喜鹊赶了出去,自己独占鹊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救济好吃懒做的人就等同引狼入室。鸠占鹊巢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歌总集《诗经》一书,其原句为,“维鹊有巢,维鸠...

  • 1. 鸠占鹊巢的典故 《诗经·召南·鹊巢》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上。”这句诗,表达了鸠占鹊巢的故事。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2. 鸠占鹊巢典故 鸠占鹊巢这个典故,源于《诗经》中的诗句。鸠占鹊巢的故事,是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东西或占据别人的位置的行为。3. ...

  •  吃瓜群众1718 “鸠占鹊巢”释义

    但凡成语,一般皆有典故和出处。为了解该成语真正的面貌,我们先去找寻它的出处。该词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本是一首祝贺贵族女子出嫁的歌。诗人看...

  • 那无耻小人鸠占鹊巢,抢了这老妇人儿子的功名,以至其子得了失心疯症,每日疯疯癫癫,落水而亡。老妇人没了指望,形销骨立,本也打算上吊自尽。哪知新来的县太爷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将这其中的种种是非曲直一一还原,才算给了老妇人一个公道。谁知这小人现在害怕自己罪责太深,跪在门前不肯走乞...

  •  起航知识小百科 鸠占鹊巢是什么意思

    鸠占鹊巢 1、鸠占鹊巢指强占别人的住屋,土地,产业等。2、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强占别人的住所成语典故。3、出处:《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