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光义洗耳恭听:赵光义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县令,他勤政廉正,深得百姓爱戴。有一天,一名老人到县衙门前抱怨官员的贪污腐败,赵光义耐心聆听,发现自己在职期间出现了类似问题,于是下令自己洗耳恭听,重新做事。2. 需要者也生: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问国中有无贤士,有人回答:“在某个地方有一位...
1、羊续悬鱼拒礼 东汉时,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都称他是“清廉太守”。有个下属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一天就拿了几条鲜鱼送给羊续,请他尝尝。羊续虽然把鱼收下了,但却没有吃,而是悬挂在庭堂上。过了些日子那个下属又送鱼给羊...
于谦:明朝名臣,以清廉著称。巡察河南返京时,他坚决拒绝当地赠送的土特产,并作诗《入京》表明心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此诗成为“两袖清风”的典故来源,体现其不贪不占、为民请命的高洁品格。杨震:东汉名臣,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
廉洁勤政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一钱太守”刘宠、“杨震拒金”、“陶母退鱼”等。“一钱太守”刘宠是东汉时期的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在离任时,当地百姓凑钱为他送行,他坚决不受,最后只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杨震拒金”的故事也发...
春秋时,司城子罕以不贪为宝,拒收他人所献宝玉,杨震则以“四知”拒金,教育了王密。东汉刘宠为“一钱太守”,廉洁离任,仅收一枚铜钱,陶侃母亲退回儿子的鱼,教育了他。吴隐之饮用“贪泉”水,表明了他的清廉决心。于谦巡抚河南,拒绝接受贿赂,以诗句表达“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决心。清朝的王杰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