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历史典故

春秋时,司城子罕以不贪为宝,拒收他人所献宝玉,杨震则以“四知”拒金,教育了王密。东汉刘宠为“一钱太守”,廉洁离任,仅收一枚铜钱,陶侃母亲退回儿子的鱼,教育了他。吴隐之饮用“贪泉”水,表明了他的清廉决心。于谦巡抚河南,拒绝接受贿赂,以诗句表达“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决心。清朝的王杰则以...
廉洁历史典故
在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以廉洁著称,他厌恶官场的腐败,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府丞焦俭得知羊续喜欢吃生鱼,便送上一条,羊续虽感动,但坚持将其悬挂在室外,以示拒收。北宋包拯以“包青天”之名,立《诫廉家训》告诫后人,严明家风,拒受贿赂。
马寅初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时,严词拒绝了一名欲行贿当县长的人,坚持原则,退回了礼物。周总理的朴素生活体现在他的衣物上,一件睡衣补丁累累,衬衣颜色不一,却依然坚持穿着。他坚守“艰苦朴素”,拒绝会议厅装修。
春秋时,司城子罕以不贪为宝,拒收他人所献宝玉,杨震则以“四知”拒金,教育了王密。东汉刘宠为“一钱太守”,廉洁离任,仅收一枚铜钱,陶侃母亲退回儿子的鱼,教育了他。吴隐之饮用“贪泉”水,表明了他的清廉决心。
于谦巡抚河南,拒绝接受贿赂,以诗句表达“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决心。清朝的王杰则以“手好不钱”回应权贵的挑衅,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孔繁森,这位楷模干部生活清贫,却资助群众,牺牲后遗物仅有8元6角,令人动容。
晏婴一生节俭,景公赐予千金之裘,他却坚辞不受,彰显了廉洁的品质。
扩展资料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2024-06-11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4:38: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廉洁勤政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一钱太守”刘宠、“杨震拒金”、“陶母退鱼”等。“一钱太守”刘宠是东汉时期的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在离任时,当地百姓凑钱为他送行,他坚决不受,最后只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杨震拒金”的故事也发...

  • 在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以廉洁著称,他厌恶官场的腐败,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府丞焦俭得知羊续喜欢吃生鱼,便送上一条,羊续虽感动,但坚持将其悬挂在室外,以示拒收。北宋包拯以“包青天”之名,立《诫廉家训》告诫后人,严明家风,拒受贿赂。马寅初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时,严词拒绝了一名欲行贿当...

  • 史鱼秉直历史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史鱼是赵国的一位官员,他以正直、廉洁著称。有一天,秦国使者来到赵国,送给赵国宰相一些贿赂,希望能够得到赵国的支持。然而这位宰相没有受贿,他转而将这些贿赂交给了史鱼。史鱼收到贿赂后,非常愤怒和痛心。他立即将贿赂的物品全部扔进了一口...

  •  小佳猫猫 清正廉洁小故事

    清正廉洁小故事:一、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

  •  唔哩生活 有哪些历史清官的典故?

    1、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以贤能和清廉著称。在位期间,他三起三落,始终保持廉洁。去世时,家中无财,连棺木都需他人资助。2、张汤西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因治案有功受武帝赏识,但最终因被诬陷而自杀。他去世后,家产仅限于俸禄和皇帝赏赐,无其他财产。3、黄霸是汉朝官员,深受汉武帝、汉昭帝...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