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典故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典故如下:一、红巾军起义 这个故事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事件——红巾军起义,在这个起义中,被朝廷压迫的农民起来反抗,他们把红巾绑在额头上,形成了红巾军的标志。红巾军士兵中有一位英勇的女将军,她非常勇猛,威震敌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红巾军士兵们英勇对抗敌军,但不幸的是...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典故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典故如下:
一、红巾军起义
这个故事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事件——红巾军起义,在这个起义中,被朝廷压迫的农民起来反抗,他们把红巾绑在额头上,形成了红巾军的标志。红巾军士兵中有一位英勇的女将军,她非常勇猛,威震敌阵。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红巾军士兵们英勇对抗敌军,但不幸的是,女将军被敌军所擒。敌方元帅想要逼迫她投降,并威胁她,如果不投降,就会屠杀红巾军。女将军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她选择了舍弃自己的生命。

2、红巾军起义主要人物及背景
赵州栾城(河北栾城)人韩山童与安徽阜阳人刘福通。
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红巾军最初起于北方,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宣传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等教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神毕兆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等人决定在5月发动起事。
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颖州,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

红巾军起义人物刘福通简介
一、个人简介
刘福通(1321年-1366年)出生于颍州(今安徽省阜阳界首市)的一个巨富之家。 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二、人物生平
1、揭竿而起
元至治元年(1321年),刘福通出生于颍州(今安徽省阜阳界首市)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元朝为了保护中书省大都,把南岸的开封、归德等地当作黄河的泄洪区,导致水灾连连,民不聊生。
2、身死国灭
龙凤九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安丰被围困,城中人相食。刘福通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率大军来援,大败吕珍,给军士每名各白米二斗,积于东门外,救城中饥者。
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打败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后,派部将廖永忠迎接刘福通及韩林儿。途中,刘福通、韩林儿二人被廖永忠沉于水底。
2023-09-12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48: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典故如下:一、红巾军起义 这个故事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事件——红巾军起义,在这个起义中,被朝廷压迫的农民起来反抗,他们把红巾绑在额头上,形成了红巾军的标志。红巾军士兵中有一位英勇的女将军,她非常勇猛,威震敌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红巾军士兵们英勇对抗敌军,但不幸的是...

  •  誉祥祥知识 诗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这句诗以一种深情的口吻,描绘了一个英雄流泪的场景。其中,“倩何人”可以理解为请求某人,“红巾翠袖”则是指代女子的衣饰,暗含着温柔与关怀,“揾英雄泪”则是指擦拭英雄的泪水。整句诗充满了悲壮与柔情,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二、背景介绍 此诗出自宋代词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整首词表...

  •  韩琴1009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白话文释义: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

  •  文暄生活科普 诗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更是情感高潮,词人感叹岁月流逝,国事飘摇,个人壮志难酬,深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以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志士仁人的无奈与悲愤,至今仍能触动人心。

  •  四季教育17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原文_翻译及赏析

    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