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的典故

画地为牢的典故如下:含义: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有“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的描述。具体故事:在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武吉的打柴人,...
画地为牢的典故
画地为牢的典故如下:
含义: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
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有“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的描述。
具体故事:在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武吉的打柴人,他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路狭窄,武吉在换肩翻转扁担时不慎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文王得知后,下令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询问原因后得知武吉担心家中七十岁的老母无人赡养。散宜生便入城进殿规劝文王先放武吉回家,等他办完赡养母亲的后事,再来抵命。文王准了,于是武吉得以回家。
2025-03-14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7:30: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商纣期间,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路狭窄,将柴担换肩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打了一下,当即就打慎衡死了,武吉被抓起来见文王。文王说武吉打死了军士,理当抵命于是下令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

  • 画地为牢的典故如下:含义: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有“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的描述。具体故事:在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武吉的打柴人,...

  •  文暄生活科普 到底是“划地为牢”还是“画地为牢”

    "划地为牢"源自皋陶掌管司法时期的典故,他设立的监管场所标志着我国监狱制度的开端。这一做法后来被广泛流传,皋陶也因此成为狱神,被许多监狱奉为守护者。而"画地为牢"则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指士人在特定条件下,即使面临困境,也坚守自己的立场,不愿妥协。虽然“划”与“画”在字面上有...

  •  宜美生活妙招 画地为牢的典故

    画地为牢的典故如下:来源:该典故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写到“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故事背景:在商纣时期,有一个打柴的孝子名叫武吉。一天,他到西岐城卖柴,在南门时恰逢文王车驾路过。由于道路狭窄,武吉在换肩翻转扁担时不慎打死了守门的...

  •  文暄生活科普 化地为牢还是画地为牢还是划地为牢??

    "画地为牢"源自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意是通过在地上画个圈限制犯错者的活动范围,象征性地进行惩罚,强调不得逾越。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行动受限在指定范围内。"划地为牢"则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惩罚方式,同样是限制在特定区域,但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以棍子划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