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的“贺新郎”这首词中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点:“树犹如此堪重别”:这个典故来源于《世说新语》,原文是桓温北伐时看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粗,便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陈亮在词中借用此典,表达了自己与辛弃疾分别时的沉重心情,以及对彼此深厚情...
综上所述,陈亮与辛弃疾通过《贺新郎》的创作与回应,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和对国事的共同关注。他们的词作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更体现了对改变南宋屈辱现实的坚定信念。这些词作成为了词史上的佳话,体现了两位词人高尚的情操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南宋著名词人陈亮为酬和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而作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陈亮在访问辛弃疾后,收到辛弃疾寄来的词作,便以此词相和。词中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忧国之思的激愤,以及与辛弃疾的战斗友谊和共同报效国家的丹心。二、词作...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辛弃疾与友人陈亮(字同甫)唱和之作,以深沉的家国情怀、豪放悲壮的词风,展现了南宋爱国词人的精神境界。此词既是对友人壮志难酬的共鸣,亦是对山河破碎、报国无门的愤懑抒写,堪称辛词中情感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全词以“老去凭谁说”开篇,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
别后,他们多次以《虞美人》同韵词相互赠答。陈亮意犹未尽,创作了一首词寄给辛弃疾,据词中“却忆去年风雪”推测,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六年。此时,隆兴和议已过去二十六年,朝政腐败,爱国者受打压,国势日益衰弱,他们对此深感痛愤。此词不仅表达了离别的感伤,更饱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