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画地为牢”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典故故事如下:故事背景: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王相打死,被拿住来见文王。画地为牢: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
成语“画地为牢”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画地为牢”出自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
典故故事如下:
故事背景: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王相打死,被拿住来见文王。画地为牢: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后续发展: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原因。武吉说家中老母无人赡养,恐怕要被饿死。散宜生便进殿向文王求情,文王准了,让武吉回家办完赡养母亲的后事,再来抵偿王相之命。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26: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画地为牢”出自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典故故事如下:故事背景: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

  •  liyulinaccp 谁记得画地为牢啊、、、、

    该词源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其意大致为,读书人即使是在地上划个圈子作为监牢,立块木头作为狱吏也是不愿意走进去的。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据说,画地为牢是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

  •  文暄生活科普 到底是“划地为牢”还是“画地为牢”

    而"画地为牢"则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指士人在特定条件下,即使面临困境,也坚守自己的立场,不愿妥协。虽然“划”与“画”在字面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体现了对界限和坚守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对限制和约束的理解,一个是实际的物理隔绝,一个是精神上的自我坚守。在...

  •  校企律说法 画地为牢指的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的?

    这一成语源自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报任少卿书》。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详细叙述了自己遭受冤屈和迫害的经历,以及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在其中一段话里,他提到“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这里的“画地为牢”被用来形容那些因种种原因而被束缚在狭小空间中,...

  •  文暄生活科普 画地为牢的含义是什么

    1、画地为牢,汉语成语,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意思是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2、成语典故 西汉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大臣中原来赞颂过李陵士气旺盛的人,见此情况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司马迁对李陵持有不同看法,地他爽直地向汉武帝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和李陵素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