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如下: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唇亡齿寒的出处是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俗话说‘面部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巴丢了牙齿就会寒冷’,这也就是说虞、虢两国之间的关系。【释义】比喻相互依存,利害...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简短如下:
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唇亡齿寒的出处是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俗话说‘面部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巴丢了牙齿就会寒冷’,这也就是说虞、虢两国之间的关系。

【释义】比喻相互依存,利害关系十分密切。
【用法】在句子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也用来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四章:“故献忠与将军,貌为敌国,实为唇齿。唇亡齿寒,此理至明,敬望将军三思,勿逼献忠太甚。”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悲穷通》: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
【近义词】毛落皮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休戚相关。
【反义词】风马不接、齿亡舌存、势不两立、你死我活。
唇亡齿寒造句
1、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2、这两家公司依存度很高,只要有一家出问题,唇亡齿寒,另外一家也就麻烦了。
3、依战略形势来看,这两国有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4、两国辅车相依,如有一邦被吞,则唇亡齿寒。
5、他们开始唇亡齿寒,失去了安全感,觉得不但自己财务不能得到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6、你要不救他的公司,少了屏障,唇亡齿寒,下一次的风暴就轮到你了。
2023-09-20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9-11 23:29: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家宝17 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故事讲的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就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并没有将劝告听进去,所以导致自己的国家被灭。 1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

  • 思思思郭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如下: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想要消灭虢国的话,就必须先经过虞国。这个时候大夫荀息建议,把晋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是苟息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

  •  顶级酒店海景房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有: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但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务必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透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

  • 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唇亡齿寒的出处是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俗话说‘面部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巴丢了牙齿就会寒冷’,这也就是说虞、虢两国之间的关系。【释义】比喻相互依存,利害关系十分密切。【用法】在句子一...

  • 唇亡齿寒的典故: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