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描述志同道合之人相聚的诗句不胜枚举,其中《邶风·二子乘舟》尤为生动。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原意是描述两位公子一同乘舟而行,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思念与祝福。诗中写道:“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通过描绘两位公子乘坐...
除了这两个典故,还有“同声相应”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相互吸引,相互支持。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说,有相同声音的人会相互呼应,有相同气质的人会相互吸引。总的来说,古时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常用“高山流水”、“伯牙绝弦”、“同声...
当然,与平易近人典故相关的诗句,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常被用来形容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诗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吐哺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待贤才的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吸引和团结更多的人。总的来说,古时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的诗句和典故,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
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与"门当户对"的道理相似。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5、《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