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立木什么意思?城门立木典故介绍

城门立木是指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城中竖起一根木头,并告知百姓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门就能获得奖赏的故事。以下是城门立木典故的详细介绍:事件背景:商鞅接受秦孝公的任命,全权负责秦国的变法。为了让变法顺利地在百姓中进行,商鞅必须要取信于民。因为在战国时期,诸侯们普遍缺乏信誉,生活在底层的平...
城门立木什么意思?城门立木典故介绍
城门立木是指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城中竖起一根木头,并告知百姓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门就能获得奖赏的故事。以下是城门立木典故的详细介绍:
事件背景:商鞅接受秦孝公的任命,全权负责秦国的变法。为了让变法顺利地在百姓中进行,商鞅必须要取信于民。因为在战国时期,诸侯们普遍缺乏信誉,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事件经过:商鞅在都城南门竖立一根长达三丈的木杆,公告秦国百姓,只要有人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便奖赏十镒黄金。由于奖金与任务难度明显不符,许多百姓并不相信,都站在城门外观望。于是商鞅把奖金提高到五十镒黄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完成任务,商鞅也遵守承诺,奖给了那人五十镒黄金。
事件结果:这件事传开后,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平民百姓都相信商鞅是个言而有信的人。通过城门立木这件事,商鞅树立了改革的信誉,为后续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事件意义:城门立木不仅是商鞅为了取信于民而采取的策略,更是一场有预谋的“真人秀”,其目的就是树立商鞅变法的信誉。这场事件之后,变法的时机已经成熟,秦国上下无人再敢非议变法,为秦国后续的强大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025-03-04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04: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251630744 城门立木是什么意思?

    意思:在城门前立根木头,谁能搬走就给谁金子,是根据战国时商鞅变法的内容而得到的词语,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读音:chéng mén lì mù 典故: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为使国家富强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对秦孝公...

  • 城门立木是指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城中竖起一根木头,并告知百姓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门就能获得奖赏的故事。以下是城门立木典故的详细介绍:事件背景:商鞅接受秦孝公的任命,全权负责秦国的变法。为了让变法顺利地在百姓中进行,商鞅必须要取信于民。因为在战国时期,诸侯们普遍缺乏信誉,生活在底层的平...

  •  校易搜全知道 城门立木什么意思?城门立木典故介绍

    从某种角度来说,城门立木是一场有预谋的作秀,其目的就是树立商鞅变法的信誉。这场真人秀之后,变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人再敢非议变法。一百年后,秦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  快乐生活 城门立木是怎么回事,为何说是让秦国强大上演的“真人秀”?

    1. "城门立木"是商鞅实施变法时采取的一种手段,这一举动成功赢得了民众的信赖。2.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以期富强兴兵,争夺霸主之位。3. 商鞅的变法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其间的"城门立木"事件,正是秦国实现富强和统一的关键举措之一。4. 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  文暄生活科普 城门立木是什么意思?

    城门立木是一种古代的政治手段,旨在树立信誉和展示决心。简单来说,就是在城门前立一根木头,并宣布谁能将其搬到指定位置,就能获得重赏。这种做法通常用于展示统治者的权威和诚信,同时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古代,城门立木的故事往往与诚信和信任有关。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来自中国战国时期的商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