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的来源典故

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用于书面不适用于口语。
下榻的来源典故
《后汉书·陈藩列传》记载:东汉时,南昌有位太守叫陈蕃,他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当时南昌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家里虽清贫,但他从不羡慕富贵,由于他品德好,学问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举荐他。尽管这样,徐稚仍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也总是坚辞不就,当地一些人称他为“南州高士”。陈蕃听说徐稚的情况后,十分重视,诚恳地请他相见,听取他的意见。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用于书面不适用于口语。2011-07-30
东汉时,南昌有位太守叫陈蕃,他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当时南昌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家里虽清贫,但他从不羡慕富贵,由于他品德好,学问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举荐他。尽管这样,徐稚仍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也总是坚辞不就,当地一些人称他为“南州高士”。陈蕃听说徐稚的情况后,十分重视,诚恳地请他相见,听取他的意见。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用于书面不适用于口语。2011-08-07
东汉时,南昌太守陈蕃.为人正直.当时有个人叫徐稚,家里清贫,但他品德好,学问深,很有名望,地方上多次向官府举荐他。但徐稚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总是坚辞不就.陈蕃听说后,诚恳地请他相见。徐稚来时,陈蕃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徐稚一走,榻就悬挂起来。人们就把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只适用于书面)。2011-08-08
参考一楼的就行 呵呵2011-07-31
球球词典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7:39: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典故:留客人住宿为什么叫“下榻”?

    留客人住宿叫“下榻”的典故源于东汉时期的陈蕃与徐稚的故事。一、典故背景 东汉时期,南昌有位太守名叫陈蕃,他为人正直清廉,对道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非常尊重。当时南昌还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虽然家境清贫,但品德高尚,学问深厚。尽管有人多次向朝廷举荐他,但他总是坚辞不就,因此被人们尊称为“...

  •  谷艾文艺苑 为什么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而不是“上榻”

    称某人入住某处为“下榻”而不是“上榻”,是因为这一说法源自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具体来说:典故背景:东汉时期,南昌太守陈蕃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品德高尚、学问深厚的徐稚。尽管徐稚多次被地方举荐,但他安于清苦生活,坚辞不就。“下榻”由来:陈蕃为了表达诚意,专门在家里为徐稚设了一...

  •  宜美生活妙招 下榻用于什么身份

    “下榻”是对来访客人到自己家住宿的敬称,不特定于某种身份。具体来说:典故来源:该词源于《后汉书·陈蕃传》中的故事,东汉时期南昌太守陈蕃为地方名士徐稚专门准备床榻,每次徐稚来访时就将床榻放下以供其住宿,表示热情款待。敬称含义:因此,“下榻”逐渐演变为对客人来访并留宿的敬称,表达主人对客...

  • 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用于书面不适用于口语。

  •  宜美生活妙招 下榻用于什么身份

    历史典故:来源于《后汉书·陈蕃传》,东汉时期南昌太守陈蕃为名士徐稚专门准备床榻,在其来访时将床榻放下以供其住宿,以示热情好客。现代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下榻”仍被用作对客人来家住宿的敬称,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和周到。适用对象:主要用于有一定身份或地位的客人,表示尊重和礼遇。虽然不一定局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