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下榻的典故

陈蕃下榻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徐稚传》。此陈蕃是指东汉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朝廷“以...
陈蕃下榻的典故
陈蕃下榻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徐稚传》。
此陈蕃是指东汉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
朝廷“以安车、元鲡、备礼征之”,仍“不至”。理由是他认为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陈蕃对这样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豫章,连官衙都没进,就率领僚属直奔徐孺子家,“欲先看之”而后快。

陈蕃仍不死心,想聘请他到府衙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辞不就。但由于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
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的由来 。陈蕃下榻,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 fān xià tà,意思是徐稚到陈蕃家下榻,后用以比喻礼待贤人。

作品鉴赏:
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2023-09-0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01: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陈蕃下榻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徐稚传》。此陈蕃是指东汉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朝廷“以...

  •  湖北倍领科技 陈蕃下榻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这里的“陈蕃下榻”便是指希望友人能像徐穉一样,成为自己座上宾,一同探讨学问与理想。而“王粲登楼”则借用了王粲登楼赋诗的典故,比喻友人将前往蜀地,成就一番事业。通过“陈蕃榻”的典故,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士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谊,以及他们对于友情与才华的珍视。这样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文...

  •  湖北倍领科技 陈蕃下榻的意思是什么

    陈蕃下榻,源自古代的典故,意指对待贤士礼遇有加,乐于接纳贤才。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待宾客的态度,尤其是对那些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表现出的尊重与热情。在明朝时期,文人陈所闻在其创作的《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套曲中,使用了“陈蕃下榻”的典故,表达了对马元赤和何别驾仁...

  •  废柴船长 陈蕃接待徐徲的成语典故

    陈蕃接待徐徲的成语典故 陈蕃下榻 [ chén fān xià tà ]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却特为徐稚设一张榻,徐离去时就把榻悬挂起来。后遂用“下榻、解榻、挂榻”等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

  •  文暄生活科普 “下榻”是什么意思?

    “下榻”一词的典故“陈蕃下榻”或“火渐理脱月学率升十找始陈蕃榻”,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贤能人士的重视。在《后汉书》中,陈蕃作为东汉末年的名臣,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礼贤下士,也成为了“下榻”一词的典型象征。床榻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神农氏和少昊都有制作床榻的传说,而榻通常指的是狭长...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