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什么?

这段文言写得真别扭,是腐儒的手笔。
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什么?
  佛学大辞典/婆子烧庵
  【婆子烧庵】
  (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使一二八女子送饭奉侍。一日使抱定曰:正与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三冬无暖气。女子归,举似于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个俗汉,遂令遣去,烧却庵。见五灯会元六。

  解释:关于枯木禅

  枯木禅源出临济一脉。唐代黄檗希运教导学人「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这,可以看作是较早的有关枯木禅的文字。

  关于枯木禅,《五灯会元》里有一段公案∶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对女子说∶「等一下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
  女子送饭时依言抱住僧,问他感觉何如,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二十年来供养的竟只是一个俗汉!」
  于是她赶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

  和尚已经修行到「枯木倚寒岩」的地步,无情无欲,然而婆子仍斥之为「俗汉」,就是因为那个和尚能「死」而不能「活」。禅家有「大死一番」之言,妄念灭尽,然后才能显示真心的妙用,「大死」才能「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汉」了。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禅的旨趣。

  杀人刀、活人剑是枯木禅的两面。妄想分别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禅门许多机锋、话头,都是为了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打念头」。这种「打念头」的机用,喻如「杀人刀」,让人「大死一番」。然而,打去念头后,如木石一般不思不动,却是禅家最担心的弊病。佛教之「空」,「空」去妄想而已,却需显出「真性」的无穷妙用,所谓「打得念头死,,救得法身活。」这就是「活人剑」的妙用∶以智慧的利刃斩除一切妄想,复活「真性」的妙用,谓之「活人剑」。圆悟论杀、活之机用谓∶
  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却是活人剑。既杀得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
  一刀一剑,能杀能活,方有息妄显真之用。

  可见,枯木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泼的自性妙用,得大自在。2009-09-21
这段文言写得真别扭,是腐儒的手笔。2021-07-02
球球词典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5:58: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什么?

    佛教婆子烧庵的典故是关于一位老太婆供养和尚修行并考验其修行功夫的故事。具体来说:供养与考验:有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供养一位和尚在其中修行,这一供养就是二十年。期间,她常派一位二八佳人给和尚送饭服侍。某日,老太婆对送饭的女子说,等下次送饭时抱住和尚,试探他的修行功夫如何。和尚的...

  • 这段文言写得真别扭,是腐儒的手笔。

  •  1113453509 谁能帮忙解诗签,最好博士级的帮我解解,定有报酬,这个是我女朋友到寺庙抽跟我的缘分签:

    你这里含的唯一一个典故出自 禅宗公案: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养了一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僧以自己比作枯木,女子比作寒岩。签中第一句...

  •  荒诞不经 佛弟子修行时,坐禅时,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吗?

    2、在大乘看,这种无想定甚至于小乘极果阿罗汉的灭尽定,又叫枯禅,死禅。禅门里又叫冷水泡石头。婆子烧庵的公案就是讲这事儿的。确实。和木头没区别。所以婆子说,我三年白白供养了一个痴汉!3、圆觉经上佛说,真正佛性智慧的开显,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

  •  谷艾文艺苑 和颜爱语:日本禅宗大师山田无文图书目录

    《婆子烧庵》:通过故事引人深思。《因讨厌咸菜》而建寺:展示因缘的奇妙与禅意的体现。《寂寂古池旁》:芭蕉的寓言,寓意深远。禅意与宇宙:《法在释尊在》:体现禅意与佛教传统的结合。《天地间独此一份》:强调禅宗的独特性与个体价值。实践与指导:《看脚下》:寓意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刹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