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典故

出处:该典故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原文为“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人们往往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着攻取蜀地,每次发兵出征,都会让人愁得白了头。背景:在历史上,这一典故与东汉初年的军事行动有关。当时,岑彭等将领已经平定了陇右地区,但东汉...
得陇望蜀的典故
得陇望蜀的典故如下:
含义: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已经取得陇右地区,还想攻取西蜀之地。其中,“陇”指的是甘肃一带,“蜀”指的是四川一带。
出处:该典故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原文为“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人们往往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着攻取蜀地,每次发兵出征,都会让人愁得白了头。
背景:在历史上,这一典故与东汉初年的军事行动有关。当时,岑彭等将领已经平定了陇右地区,但东汉光武帝刘秀仍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进攻西蜀,进一步扩大疆域。岑彭等人在面对这一要求时,深感压力巨大,因此有了“既平陇,复望蜀”的感慨。
2025-04-07
球球词典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9-10 16:04: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后汉书·岑彭传》:原文为“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人们总是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攻取西蜀。唐·李白《古风》诗:其中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之句,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关于“得陇望蜀”的历史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据《三国演义》...

  •  猫先生Ny 得陇望蜀的典故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二十四史 晋书 卷一 帝纪第一 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

  •  翡希信息咨询 得陇望蜀典故

    得陇望蜀的典故如下:背景:在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地,而公孙述则在蜀地建立政权,自封为王。两者结盟,共同对抗朝廷。事件经过: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攻克天水,随后岑彭与副将吴汉将隗嚣围困在西城。面对公孙述的援军驻扎在上邽,刘秀并未继续南下,而是选择派遣盖延和耿弁包围上邽,自己则...

  •  翡希信息咨询 “得陇望蜀”是古代历史里的哪个典故?

    在古代历史中,“得陇望蜀”这一典故源自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与公孙述、隗嚣之间的斗争。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大将军岑彭围困了隗嚣并准备进攻蜀地时,光武帝刘秀表现出即使已经取得陇地,仍渴望进一步占领蜀地的心态。这一心态在光武帝给岑彭的诏书中得到了体现。成语含义:后来,“...

  •  翡希信息咨询 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是怎样的

    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如下:1. 背景:东汉初年,存在两个反对光武帝刘秀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另一个是称霸陇西的隗嚣。2. 事件经过: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成功将隗嚣围困在西域,并同时包围了公孙述前来支援的援兵。 光武帝见城池一时难以攻破,便留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