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原意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贪得无厌。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二、典故主人公 得陇望蜀的主人公包括曹操、司马懿以及刘秀、岑彭。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背景: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王,曹操得知后领兵前去征讨。过程:曹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打到汉中...
成语“得陇望蜀”的出处主要有两处:《后汉书·岑彭传》:原文为“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人们总是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攻取西蜀。唐·李白《古风》诗:其中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之句,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关于“得陇望蜀”的历史典故...
在古代历史中,“得陇望蜀”这一典故源自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与公孙述、隗嚣之间的斗争。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大将军岑彭围困了隗嚣并准备进攻蜀地时,光武帝刘秀表现出即使已经取得陇地,仍渴望进一步占领蜀地的心态。这一心态在光武帝给岑彭的诏书中得到了体现。成语含义:后来,“...
得陇望蜀的典故如下:背景:在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地,而公孙述则在蜀地建立政权,自封为王。两者结盟,共同对抗朝廷。事件经过: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攻克天水,随后岑彭与副将吴汉将隗嚣围困在西城。面对公孙述的援军驻扎在上邽,刘秀并未继续南下,而是选择派遣盖延和耿弁包围上邽,自己则...
得陇望蜀的故事源于东汉时期,主要讲述了隗嚣在陇地割据,以及光武帝刘秀对其既得陇地又望蜀地的评价。以下是该故事的详细解答:故事背景:隗嚣是天水成纪人,曾在王莽时期投师刘歆。更始政权建立后,他起兵攻下天水郡,自称上将军。隗嚣在陇地割据一方,招揽士人,名望渐大。隗嚣与光武帝的交往:隗嚣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