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失大”有什么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意图吞并蜀国,却因山路艰险,军队无法通过。秦惠文王于是集结大臣,有人提出妙计:蜀侯贪图小利,可用金帛诱惑,智取蜀中。秦惠文王采纳此计,命石匠在山中开采玉石,凿成石牛,牛身雕空,放入金帛,称“牛粪金”。秦惠文王散布消息,欲将石牛作为入蜀见面礼,结好蜀国。蜀侯听闻后...
“贪小失大”有什么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意图吞并蜀国,却因山路艰险,军队无法通过。秦惠文王于是集结大臣,有人提出妙计:蜀侯贪图小利,可用金帛诱惑,智取蜀中。秦惠文王采纳此计,命石匠在山中开采玉石,凿成石牛,牛身雕空,放入金帛,称“牛粪金”。秦惠文王散布消息,欲将石牛作为入蜀见面礼,结好蜀国。蜀侯听闻后得意,不听正直大臣劝告,相信秦国。秦惠文王派人前来,称愿与蜀国永结同好,互不侵犯,送来丰厚礼物,包含石牛。蜀侯见礼单上有石牛,心生欢喜,急忙征集民工开山铺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得知后,挑选精兵,以运送石牛为名,向蜀国进发。蜀国耗费数月修成外连道路,秦、蜀两处人马汇合,蜀侯亲率文武百官及百姓迎接。秦兵见到蜀国人上当,刀枪并举,蜀侯未及明白,便被擒。秦军冲入宫中,大肆掠夺,蜀侯积聚的财宝被抢夺一空,石牛内金帛悉数运回。石牛太沉,只得弃之蜀都,成为秦国灭蜀的见证。蜀侯因贪图小利而亡国丧身,其行为被天下人耻笑。2024-11-04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0:23: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贪小失大”源自《吕氏春秋·权勋》。其中记载的历史典故如下:背景:战国中后期,燕国在燕昭王的治理下逐渐强大,而齐国则日渐衰落。燕国委任大将乐毅联合秦、韩、魏、赵四国一起进攻齐国。过程:齐国任命触子为先锋官迎战联军,触子坚守不战,意图消耗联军。但齐王逼迫触子出战,导致齐军大败。达子...

  • 蜀侯因贪图小利而亡国丧身,其行为被天下人耻笑。

  •  气象天使丶945 贪小失大的典故

    1、贪小失大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蜀国国君生性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十分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通往...

  •  谷艾文艺苑 成语“贪小失大”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贪小失大”的故事主要有战国时秦王以石牛粪金之计灭亡蜀国的典故,对该成语的理解如下:含义: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这通常用来比喻那些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好处,却忽视了长远和更重要的利益的人。故事理解: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中,秦王为了攻取蜀国,巧妙地利用了蜀王贪图小利的心理。他通过...

  •  百度网友7ab376c65 贪小失大的典故

    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吕氏春秋·权勋》)【译文】昌国君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国诸侯的军队。齐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国诸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