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是哪四个?

淝水之战衍生出来的四个典故分别是: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围棋赌墅、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军队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它源于苻坚决定攻打东晋时,声称自己的军队光是把鞭子投进长江就能把长江截流,显示出他的狂妄自大和盲目自信。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形容人在面对敌人时惊慌失措,疑神疑鬼。...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是哪四个?
淝水之战衍生出来的四个典故分别是: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围棋赌墅、东山再起。
投鞭断流: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军队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它源于苻坚决定攻打东晋时,声称自己的军队光是把鞭子投进长江就能把长江截流,显示出他的狂妄自大和盲目自信。风声鹤唳:
这个成语形容人在面对敌人时惊慌失措,疑神疑鬼。它源于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士兵在逃跑过程中,因极度恐惧而将风声和鹤声误认为是晋军追来的声音,将草木的摇动误认为是晋军的埋伏。围棋赌墅: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镇静,不露声色。它源于淝水之战中,谢安在听到前线传来捷报时,表面上毫无动静,甚至在人走后因过于高兴而鞋子断了都不知道,显示出他的故作镇静和深沉。东山再起:
这个成语指的是失势后又重新得势。它源于谢安原本隐居在会稽山,但为了晋国的安危而复出,并在淝水之战中带领晋国走出险境,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东山再起”。2025-03-15
球球词典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8:1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淝水之战衍生出来的四个典故分别是: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围棋赌墅、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军队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它源于苻坚决定攻打东晋时,声称自己的军队光是把鞭子投进长江就能把长江截流,显示出他的狂妄自大和盲目自信。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形容人在面对敌人时惊慌失措,疑神疑鬼。...

  • 二、草木皆兵 苻坚在战场上的恐慌心理被形象地描述为“草木皆兵”,意味着他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连自然界中的草木都疑视为敌兵。这一典故体现了人在极度紧张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三、风声鹤唳 苻坚的军队在溃败时,一路上听到风声和鹤鸣都以为是晋军追击,这种极度恐慌的心态被概括为“风声鹤唳”,...

  •  上海贡苒网络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风声鹤唳 典故出自《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碰昌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公...

  •  小龙教育问答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围棋赌墅、东山再起。1、投鞭断流:苻坚当时决定攻打东晋,但是大臣都反对,说长江是天险不好攻,但是苻坚一意孤行,说自己的军队把鞭子投进长江就能把长江截流了,于是携带80万大军逼临淝水,东晋只有8万士兵反抗,最后在淝水这个地方把苻坚打败。所以这个成语后...

  •  整点薯条778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这就是"草木皆兵"的典故来历。三、风声鹤唳 公元383年11月,苻坚与其弟苻融率领秦军前锋一路南下,气势汹汹的进逼淝水西岸布阵,与谢玄(谢安侄子)率领的晋军隔河对峙。谢玄无法进军,便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