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李翱则从富国、安民和重视农业的角度,阐述了轻徭薄赋的主张,他认为重税会导致人民贫困,影响社会秩序和人口流动,轻税则可促使土地开发,人口增加,国家富裕和军队强大。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被儒家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既符合地主阶级利益,也符合小土地所有者的期盼。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权巩...
典故: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减轻人民徭役和赋税负担的财政思想。轻徭薄赋思想在春秋前期就有出现。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在位)为图霸业,曾提出“薄赋敛”(《国语·晋语》)的政策。后齐国晏婴也力主“薄赋”。孔丘反对重税,主张“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提出十取其一的薄敛政策和民富...
【典故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 【成语意思】:犹言轻徭薄赋。 【成语注音】:ㄑㄧㄥ ㄈㄨˋ ㄅㄛˊ ㄌㄧㄢˇ 【通用拼音】:qīng fu bao liǎn 【拼音简写】:QFBL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
汉朝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汉朝的历史典故,希望你会喜欢! 一、白登之围 汉太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陈豨、彭越、英布等为...
武帝死后,少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昭帝年幼,一切政事听任霍光处理。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昭帝始元四年(前83)颁布特赦令:“辞讼在后二年(武帝后元二年)前皆勿听洽”。昭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减免百姓田租,免收赈贷种食,诏止民出马,勿敛马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