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的典故是什么

三径的典故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是古代文人常用典故之一,代指文人隐居的地方。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这个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末蒋诩,据东汉末年人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记载,在西汉末蒋诩不愿做官,反而决定到乡下定居归隐山林。他不与俗世中的官场...
三径的典故是什么
三径的典故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是古代文人常用典故之一,代指文人隐居的地方。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这个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末蒋诩,据东汉末年人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记载,在西汉末蒋诩不愿做官,反而决定到乡下定居归隐山林。他不与俗世中的官场人士结交,只在属于自己田家小院就开辟了三条小路,只和同样隐居不求功名的羊仲、求仲这个两个隐逸之士交往。这一典故被广为传颂,具有隐居思想的陶渊明深受其思想影响。

陶渊明隐居田园,采菊悠然
2023-01-16
球球词典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7-26 08:06: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径的典故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是古代文人常用典故之一,代指文人隐居的地方。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这个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末蒋诩,据东汉末年人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记载,在西汉末蒋诩不愿做官,反而决定到乡下定居归隐山林。他不与俗世中的官场...

  •  上海贡苒网络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里的一个典故~“三径就荒”为什么是三径而不是二径?高手来!

    ”后来,人们用“三径”来指代归隐者的家园。晋代诗人陶潜在其《归去来辞》中写道:“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代蒋防在《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中提到:“退迹依三迳,辞荣继二疏。”宋代苏轼在《次韵周邠》中也写道:“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中有一副对联描述...

  •  翡希信息咨询 请问“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里的“三径”出自哪里?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里的“三径”出自《三辅决录》。典故来源:“三径”这一说法源于《三辅决录》中记载的西汉人蒋羽的故事。蒋羽在舍中开辟了三条道路,仅与羊仲、求仲两人交往,以此表达他拒绝世俗、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象征意义: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三径”成为了隐居生活的...

  •  zhonghg555 一尊对明月三径来故人啥意思

    【三径】是古人常用典故,出自东汉末年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记载,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期,兖州刺史蒋诩不愿同流合污,直接归隐乡里。他不和任何其他人来往,专门在自家院中开辟了三条小路,一条自己行走,另外两条只给同样隐居避世的羊仲和求仲两位隐士行走。所以从此之后【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

  • 三径就荒的典故:王莽主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在院中开辟了三条路。原文出自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意思是说:蒋诩辞官回到乡里后,用山中野生的刺树阻塞寒门,院子里只开辟3三条小路,他终日闭门不出。只与一个叫求仲...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