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的成语典故

1、 《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2、《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3、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斩后奏。4、...
先斩后奏的成语典故
1、 《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2、《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3、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斩后奏。4、老舍《骆驼祥子》:“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们是先斩后奏。”5、《元曲选·窦娥冤》: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6、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有些则造成既成事实再告诉它,例如发展二十余万军队,这叫做先斩后奏。”

2016-05-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9:47: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先斩后奏”出自南北朝时期刘勰的《刘子》一书,其中记载有“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之语。以下是该成语的典故:典故背景:在《窦娥冤》这部作品中,窦娥是一个善良而悲惨的女子,她因不屈从于张驴儿的威胁和严刑逼供,最终被昏官误判死罪。先斩后奏的体现:窦天章后来成为两淮提刑...

  • 先斩后奏 → 奏琴鼓瑟 → 瑟调琴弄 → 弄兵潢池 → 池鱼林木 → 木本水源 → 源源不断 → 断烂朝报 → 报冰公事 → 事预则立 → 立身处世 → 世外桃源 → 源源不绝 → 绝甘分少 → 少不经事 → 事不师古 → 古今中外 → 外强中干 → 干城之将 → 将机就机 → 机杼一家...

  •  文暄生活科普 成语故事:先斩后奏

    于是后人根据《窦娥冤》中的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先斩后奏”,用来指先采取实际行动把事情处理了,造成既定的事实,再向上头的当权者报告。

  • 戏中有这样一段话:“只因老夫廉洁清正,刚正不阿,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贪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 成语典故: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成语出处: 《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