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的典故

先礼后兵的典故: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徐州,太守陶谦立即派人请求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领一班人马,冲入曹军,杀出了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陶谦将刘备请入府衙,取出太守官印让给刘备,但刘备却不肯接受。官吏们劝大家先商议如何退敌,刘备说道:“我给曹操写封信希望他能退兵,如若不肯,再兵戎...
先礼后兵的典故
典故
先以礼貌相待,行不通,则采取强硬手段。《四游记.观音和好朝天》:“今吾与汝去,当临时观变,先礼后兵可也。”《三国演义》一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郭沫若《蔡文姬》一幕:“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大兵在后,先来试探我们……这就叫作‘先礼后兵’。

原典
刘备大义劝曹操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派人

请来刘备的军队解了围,紧接着,徐州太守陶谦又向刘备告急,称徐州被曹

操兵马围困,请刘备派兵解围。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冲入曹军,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

内。

陶谦请刘备进入府衙,拿出徐州印信交给刘备说;“如今国事纷乱,朝

纲不振。你是汉朝宗亲,正该力扶社稷。我年老昏庸,愿将徐州相让。”

刘备推辞说:“我功微德薄,今天来救助本是出于大义,哪敢有吞并之

心?”

在一旁的官员们见这样推来推去难以有结果,劝解说:“如今曹操兵临

城下,最好先商议退兵之计,以后再议让位之事。”

刘备认为这个建议不错,便说:“我先给曹操写封信,劝他退兵,要是

他不同意,再同他交战也不迟。”他在信中写道:“国内如今忧患无穷,董

卓的余党还没有肃清,到处都是造反的农民,你应以朝廷为重,不要图报私

仇。如果你撤走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将是天下的幸事!”

曹操看完信后大发雷霆地说:“刘备是什么人,竟敢来教训我!把送信

的人拖去斩首,我倒要看看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

曹操的谋士郭嘉劝解说:“刘备远道而来,先以礼相待,行不通再动兵。

我们应该用好话去安慰他,以松懈他的斗志,然后以兵攻城,这样就可以获

得成功。”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劝告,善待送信的使者,并给刘备写了回信,正在这

时,有人报告说吕布已攻克兖州,正在进攻濮阳。

曹操得到消息后心惊肉跳,大叫:“兖州丢失,我们无家可归了,立刻

撤出徐州!”

郭嘉下令撤兵,并对曹操说:“我们可以趁机给刘备卖个人情,说看在

他面上,我们退兵了。”曹操心领神会,重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派人请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关羽、张飞攻入徐州。陶谦要让位给刘备。刘备给曹操写信请他退兵,来一个先礼后兵。曹操想杀来使,谋士郭嘉劝止,刚好吕布攻打兖州,曹操只好给刘备一个面子2020-11-23
先礼后兵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徐州,太守陶谦立即派人请求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领一班人马,冲入曹军,杀出了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陶谦将刘备请入府衙,取出太守官印让给刘备,但刘备却不肯接受。官吏们劝大家先商议如何退敌,刘备说道:“我给曹操写封信希望他能退兵,如若不肯,再兵戎相见也不晚。”曹操看了信,开口大骂,并下令三军开始攻城。谋士郭嘉劝曹操先礼后兵,先安抚他,等他们的斗志松懈再攻城。曹操一想确有道理,便给刘备写了回信。正在此时,探马来报说吕布率领部队攻破衮州,并向濮阳方向进兵。此时郭嘉又对曹操说道:“如此正好给刘备一个人情,就说看他的面子我们撤兵了。”曹操想想有理,便又给刘备写了一封回信。

成语先礼后兵意思是先以讲礼貌的方式与对方交涉,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的手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近义词:先声夺人
反义词:突然袭击、不宣而战2020-11-23
【解释】: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示例】:你这先礼后兵的方法实在高明。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例句】:我军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击。

【典故】:曹操成气候之后,派人去琅琊接父亲曹嵩。曹嵩路过陶谦那里的时候,陶谦招待了他,并且派张颌带军护送。护送的当天晚上,寄宿在一古庙,张颌及其军士睡在外面保护,恰巧天下雨,士兵有怨言,生了抢夺曹家辎重之心,结果曹嵩被杀。 曹操以陶谦纵容手下杀害父亲,想报杀父之仇,起兵讨伐。陶谦势力小,求助于孔融,结果孔融救他没救成,也被困了。孔融手下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城,求助刘备相救。刘备于是去找公孙瓒借了3000兵,来救孔融。 曹操得到信,大怒,欲讨伐刘备。曹操的谋士郭嘉说了这么句话: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2020-11-2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08: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成语"先礼后兵"的所有解释包括最初出自哪个朝代及典故?

    东汉末年典故:在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派人请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关羽、张飞攻入徐州后,陶谦欲让位给刘备。刘备则给曹操写信,请求他退兵,这里就体现了“先礼后兵”的策略。曹操本想杀来使,但谋士郭嘉劝止。恰逢吕布攻打兖州,曹操只好给刘备一个面子,暂时退兵。这一故事成为了“先...

  •  深空游戏 先礼后兵历史典故

    "先礼后兵"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在解决问题时,先通过礼貌和谈判等和平手段进行交流,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再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曾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向赵王贺涉河修建的工程表示不满。赵王感到非常恼怒,想要动兵伐齐。然而,赵国的大臣却建议先派遣使者进行谈...

  • 先礼后兵的典故: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徐州,太守陶谦立即派人请求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领一班人马,冲入曹军,杀出了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陶谦将刘备请入府衙,取出太守官印让给刘备,但刘备却不肯接受。官吏们劝大家先商议如何退敌,刘备说道:“我给曹操写封信希望他能退兵,如若不肯,再兵戎...

  •  琳琳大小姐174 先礼后兵的典故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派人请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关羽、张飞攻入徐州。陶谦要让位给刘备。刘备给曹操写信请他退兵,来一个先礼后兵。曹操想杀来使,谋士郭嘉劝止,刚好吕布攻打兖州,曹操只好给刘备一个面子

  •  幸福驿站6836a 先礼后兵什么意思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成语典故:曹操成气候之后,派人去琅琊接父亲曹嵩。曹嵩路过陶谦那里的时候,陶谦招待了他,并且派张颌带军护送。护送的当天晚上,寄宿在一古庙,张颌及其军士睡在外面保护,恰巧...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