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出处、典故、近反义词是什么?

1、因材施教 出处: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因材施教的出处、典故、近反义词是什么?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达到最佳发展。
有教无类一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二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1、因材施教
出处: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有一次孔子讲完了课,回到了书房。学生公西华给孔子拿了一杯水。这时,子路跑了进来,大声问老师:“先生,如果听到一个正确的想法,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着子路,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下父亲和兄弟,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来,另一个学生冉有就悄悄地跑到孔子跟前,恭敬地问:“先生,如果听到了正确的想法,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立即回答:“是的,应该马上实施。”
冉有离开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着说:“冉有性格谦虚,做事犹豫不决,所以鼓励冉有果断行事。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就劝子路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2、有教无类
出处: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扩展资料:
“因材施教”中的道理: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2、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
4、教师不仅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_卫灵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教无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因材施教
2023-11-0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25: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有教无类一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二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1、因材施教 出处: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

  •  百度网友12136da “因材施教”的近义词有哪些?

    读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反义词】: 一视同仁 释义: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

  •  文暄生活科普 因教施材什么意思

    “因材施教”的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别类分门;因材施教。”(白话文释义: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近义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反义词:一视同仁。

  •  校企律说法 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反义词 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出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导他们。子路问...

  •  秒懂百科官方 因材施教什么意思

    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详细解释 1.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2. 【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3. ...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